为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要求,积极探索数字化时代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新模式,打造一批多介质、数字化、智能化的优秀数字教材,推动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学校决定开展数字教材建设申报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构建数字教材建设体系,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运用数字技术加快人才培养体系变革。
二、申报事项与要求
(一)申报事项
1.坚持正确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严把思想政治关,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注重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强化教材的育人功能。
2.突出职教特色。坚持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定位,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教材编写规律,推动企业、学校、职教专家共同建设,对标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需求,突出能力培养,满足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模块化学习等不同学习方式要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3.突显教学模式改革。充分融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借助文本生成、问答系统、机器翻译等功能,融合视频、动画、AI、VR等技术于一体,转变师生角色,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推进数字教材服务于教育的系统性、结构性变革,助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
4.严格把控质量。严格落实国家对教材建设的总体要求,对教材内容、文字、插图、封面等进行全方位把关。严守出版规范,打造内容精品、编校精心的教材。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避免教材同质化。
5.严守底线要求。教材无意识形态问题,无侵犯知识产权或其他法律问题,不得在民族、地域、宗教、性别、职业、年龄等方面存在歧视、描述不当等相关问题,不得有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教材编写人员应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形象,无意识形态、违法违纪、学术不端、师德师风等方面问题。
(二)申报要求
1.教材编写实行主编负责制,申请项目者须担任教材主编。主编主持编写工作,对教材总体质量负责,参编人员对所编写内容负责。
根据《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办法》(2019)规定,教材主编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主编对本专业有深入研究和较高造诣,熟悉教材编写工作。编写人员总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其中主编可1-2名,副主编可1-2名,其余为参编人员。
3.申报教材须强化与产业的联系。为了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教材编写须强化与企业深度合作,企业能提供最新的技术资料、案例和实践经验。即本次申报教材需强调校、企、行等共同开发。
4.申报教材对应的课程,应符合教育部规定《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2025修订)中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已被认定为校级及以上在线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可优先考虑。
5.教材应具有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含原创教学视频、教学动画等)。申报教材已有原创教学视频、教学动画、虚拟仿真类等非文本类素材个数应不少于本课程的学时数个数(见附件1)。
6.教材可以是新编教材,也可以依托申报人已出版纸质教材开发(没有著作权、版权争议)。
(三)系部推荐数量与评审
各系部推荐数量:1.教学系部(含信息中心)各推荐1本教材参与立项;2.学前教育系、语言文学系、艺术系及公共教学部,四个系部另外各推荐1本教材,参与4选1遴选立项。全校立项共7本教材。
系部依据《数字教材内容质量评审表》(见附件2),严格审核教材编者、意识形态及教材内容,组织专家对本系部申报教材进行初审推荐;教务处将负责组织专家进行4选1遴选和系部推荐复审工作。
(四)结项要求
本次获准立项的数字教材建设团队应完成数字教材编写及相关配套教学资源建设等工作,按照学校工作部署完成正式出版物的出版。学校将组织项目验收,验收合格颁发结项证书,不合格者主编(含副主编)近三年不能参与类似项目建设。
三、经费支持
学校统一与出版社结算出版经费。
四、材料报送
1.《数字教材立项申报书》(见附件3),纸质材料一式3份,同时报电子文档;
2.《数字教材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4),纸质材料一式1份,同时报电子文档;
3.原创教学视频、教学动画、虚拟仿真类等非文本类素材清单;
4.教材文本,纸质一式3份(部),含数字资源;或样章、数字资源若干。
请各系部于8月1日前将签字盖章后的材料提交教务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jiaowuchu7312010@163.com,联系人:王爱琪,联系电话:18331578151。
五、其它
未尽事宜,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教 务 处
2025年7月18日
附件1.原创教学视频、教学动画、虚拟仿真类等非文本类素材清单
附件2.数字教材内容质量评审表
附件3.数字教材立项申请书
附件4.数字教材项目申报汇总表